蕹菜(Ipomoea aquatica,英文名稱為water spinach),又稱空心菜、無心菜、應菜、壅菜、藤菜、葛菜、甕菜及通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性,中空,節上能生不定根;葉長心臟形,葉柄很長;夏秋季開白色或淡紫色喇叭狀花;種子淡褐或黑色;蕹菜性喜溫暖濕潤,生長勢強,最大特點是耐澇耐炎熱。在15℃—40℃條件下均能生長,耐連作。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廣,無論旱地水田,溝邊地角都可栽植。(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空心菜一直都是版主最愛的蔬菜之一,脆脆而中空的莖吃起來很爽口;不過讀者們可能不知道,臺灣空心菜的重鎮在嘉義的布袋與朴子。
空心菜為何叫做「蕹菜」呢?根據曹銘宗老師考證,可能是因為它可以裝在甕裡面種植,所以被稱為「蕹菜」。至於空心菜究竟是源自於東南亞的哪一個國家,就有待繼續考證了。
曹老師原文刊載如下:
------------------------------------------------------------------------------
因為莖中空而俗稱「空心菜」的半水生蔬菜,中文學名是「蕹菜」(ㄩㄥ ㄘㄞˋ),因為中國明清文獻大都寫作「蕹菜」,而台灣的台語和客語也沿用古字稱之「蕹菜」(台語音èng-tshài)。
有一句台語俚諺說:「食無三把蕹菜,就欲上西天」,就是說才剛吃素就想到佛教的西方極樂世界,比喻說還早的很呢!由此可見,「蕹菜」在台灣是非常普遍的蔬菜,但「蕹」這個字從何而來?又是什麼意思呢?
「蕹菜」屬蔓生性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性喜濕熱,水陸兩棲,原產於東南亞,很早就傳到東亞。自明清以來的中國史籍及台灣方志,都說:「蕹菜本生東夷古倫國,番舶以甕盛之歸,故又名甕菜。」
「東夷古倫國」是什麼國?很奇怪,古今文獻一大抄,但沒有人說此國在哪裡?根據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的研判,由於「東夷」一般指台灣以北到日本,所以此一「東夷」可能寫錯,應該是指東南亞才對,這符合「蕹菜」原產地在東南亞,但東南亞的「古倫國」就不知道是哪一國了。 我們先找到了「蕹菜」來自東南亞,那麼「蕹」字從何而來?在《說文解字》、《康熙字典》都有「蕹」這個字,但無法解釋與「蕹菜」的關係。 上述文獻提到「蕹菜」是裝在甕子裡,用船從東南亞運來,所以又稱之「甕菜」。這也就是說,「蕹」可能來自「甕」。台語「蕹」的漳州音是èng,泉州音是àng,而台語「甕」的音是àng,所以泉州音的「蕹」與「甕」諧音,這似乎支持了「蕹」來自「甕」的說法。
此外,王禮陽在1994年出版的《台灣果菜誌》,則提出另一種「甕菜」的說法:因為以前有人在花園貯水的水甕裡栽種此菜,因而得名。
對於「蕹」字的由來,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對「蕹菜」還有另一種解釋:「蕹與壅同,此菜惟以壅成,故謂之壅。」「蕹菜……性宜濕地,畏霜雪。九月藏入土窖中,三、四月取出,壅以糞土,即節節生芽,一本可成一畦也。」
所以,根據李時珍的看法,「蕹菜」來自「壅菜」,「壅」就是把泥土或肥料堆在植物的根部。
以此推論,此菜可能最早稱之「壅」菜或「甕」菜,後來被加了草字頭「屾」,去掉「土」、「瓦」,變成具有植物名稱的「蕹」菜。 其實,「蕹菜」還有很多名稱:台語也以諧音稱之「應菜」。廣東話正式名稱也是「蕹菜」,但俗稱「通心菜」、「通菜」。在廣東,民間相傳這種菜吃太多可能引起痙攣,所以又稱之「抽筋菜」。
在日本,日文漢字也稱之「蕹菜」(ヨウサイ,yousai),日本文獻說這種菜原產於東南亞,經由沖繩(琉球)傳到日本九州。
在東南亞,「蕹菜」跟台灣一樣普遍,菲律賓語稱之Kangkong,印尼語、馬來語稱之Kangkung。
原文連結
------------------------------------------------------------------------------
在「封神演義」裡面的丞相比干,被紂王要去了心以後,出了皇宮一路走到城門,遇到一個女子叫賣無心菜。
比干問她,無心菜是什麼?女子說無心菜就是沒有心的菜。
比干再問:菜沒有心可以活,人沒有心呢?女子說:人沒有心就死了。
比干聽到這句話立刻倒下死了。原來姜子牙給了比干一道符,讓他在失去心以後可以暫時護住一口氣不會死;但是他要問在出城之前遇到的第一個人,人沒有心能不能活。如果答案是可以,比干就不會死。
在「封神演義」裡面,那位賣菜的女子就是妲己變的。她看到比干拿出心臟竟然沒死,算出了其中的玄機,搶先一步去回答問題,最後還是害死了比干。
如果這故事裡的無心菜就是蕹菜,大概也據此可知蕹菜在明朝已經是相當普遍的蔬菜了。封神演義成書於萬曆、隆慶年間,相傳為道士陸西星所著;不過,原產於東南亞的蕹菜究竟是何時引進中國的?商朝的時候有蕹菜嗎?這些仍然是個有待考證的問題。
空心菜的花。圖片來源:wiki |
空心菜一直都是版主最愛的蔬菜之一,脆脆而中空的莖吃起來很爽口;不過讀者們可能不知道,臺灣空心菜的重鎮在嘉義的布袋與朴子。
空心菜為何叫做「蕹菜」呢?根據曹銘宗老師考證,可能是因為它可以裝在甕裡面種植,所以被稱為「蕹菜」。至於空心菜究竟是源自於東南亞的哪一個國家,就有待繼續考證了。
曹老師原文刊載如下:
------------------------------------------------------------------------------
因為莖中空而俗稱「空心菜」的半水生蔬菜,中文學名是「蕹菜」(ㄩㄥ ㄘㄞˋ),因為中國明清文獻大都寫作「蕹菜」,而台灣的台語和客語也沿用古字稱之「蕹菜」(台語音èng-tshài)。
有一句台語俚諺說:「食無三把蕹菜,就欲上西天」,就是說才剛吃素就想到佛教的西方極樂世界,比喻說還早的很呢!由此可見,「蕹菜」在台灣是非常普遍的蔬菜,但「蕹」這個字從何而來?又是什麼意思呢?
「蕹菜」屬蔓生性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性喜濕熱,水陸兩棲,原產於東南亞,很早就傳到東亞。自明清以來的中國史籍及台灣方志,都說:「蕹菜本生東夷古倫國,番舶以甕盛之歸,故又名甕菜。」
「東夷古倫國」是什麼國?很奇怪,古今文獻一大抄,但沒有人說此國在哪裡?根據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的研判,由於「東夷」一般指台灣以北到日本,所以此一「東夷」可能寫錯,應該是指東南亞才對,這符合「蕹菜」原產地在東南亞,但東南亞的「古倫國」就不知道是哪一國了。 我們先找到了「蕹菜」來自東南亞,那麼「蕹」字從何而來?在《說文解字》、《康熙字典》都有「蕹」這個字,但無法解釋與「蕹菜」的關係。 上述文獻提到「蕹菜」是裝在甕子裡,用船從東南亞運來,所以又稱之「甕菜」。這也就是說,「蕹」可能來自「甕」。台語「蕹」的漳州音是èng,泉州音是àng,而台語「甕」的音是àng,所以泉州音的「蕹」與「甕」諧音,這似乎支持了「蕹」來自「甕」的說法。
此外,王禮陽在1994年出版的《台灣果菜誌》,則提出另一種「甕菜」的說法:因為以前有人在花園貯水的水甕裡栽種此菜,因而得名。
對於「蕹」字的由來,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對「蕹菜」還有另一種解釋:「蕹與壅同,此菜惟以壅成,故謂之壅。」「蕹菜……性宜濕地,畏霜雪。九月藏入土窖中,三、四月取出,壅以糞土,即節節生芽,一本可成一畦也。」
所以,根據李時珍的看法,「蕹菜」來自「壅菜」,「壅」就是把泥土或肥料堆在植物的根部。
以此推論,此菜可能最早稱之「壅」菜或「甕」菜,後來被加了草字頭「屾」,去掉「土」、「瓦」,變成具有植物名稱的「蕹」菜。 其實,「蕹菜」還有很多名稱:台語也以諧音稱之「應菜」。廣東話正式名稱也是「蕹菜」,但俗稱「通心菜」、「通菜」。在廣東,民間相傳這種菜吃太多可能引起痙攣,所以又稱之「抽筋菜」。
在日本,日文漢字也稱之「蕹菜」(ヨウサイ,yousai),日本文獻說這種菜原產於東南亞,經由沖繩(琉球)傳到日本九州。
在東南亞,「蕹菜」跟台灣一樣普遍,菲律賓語稱之Kangkong,印尼語、馬來語稱之Kangkung。
原文連結
------------------------------------------------------------------------------
在「封神演義」裡面的丞相比干,被紂王要去了心以後,出了皇宮一路走到城門,遇到一個女子叫賣無心菜。
比干問她,無心菜是什麼?女子說無心菜就是沒有心的菜。
比干再問:菜沒有心可以活,人沒有心呢?女子說:人沒有心就死了。
比干聽到這句話立刻倒下死了。原來姜子牙給了比干一道符,讓他在失去心以後可以暫時護住一口氣不會死;但是他要問在出城之前遇到的第一個人,人沒有心能不能活。如果答案是可以,比干就不會死。
在「封神演義」裡面,那位賣菜的女子就是妲己變的。她看到比干拿出心臟竟然沒死,算出了其中的玄機,搶先一步去回答問題,最後還是害死了比干。
如果這故事裡的無心菜就是蕹菜,大概也據此可知蕹菜在明朝已經是相當普遍的蔬菜了。封神演義成書於萬曆、隆慶年間,相傳為道士陸西星所著;不過,原產於東南亞的蕹菜究竟是何時引進中國的?商朝的時候有蕹菜嗎?這些仍然是個有待考證的問題。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