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垂枝(weeping)的性狀是怎麼一回事?

 

垂枝李。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身為光合自營生物,光線對植物的生長發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競爭光線,植物一直往上長是很正常的。除了「向光性」(phototropism),還有所謂的「負向地性」(negative gravitropism)一同來影響這個現象。但是,有些樹木(如垂柳 Salix babylonica與梅Prunus mume)卻會出現所謂的「垂枝」(weeping)的性狀--就是枝條往下彎曲。這顯然違背植物的生長發育,所以到底是什麼造成植物垂枝呢?

合理的猜測應該是與生長素(auxin)有關。植物的生長方向受到生長素的影響,而且過去也觀察到,有些植物的枝條會因為生長素分佈不均衡,產生了向枝條下彎的性狀。

2018年的研究發現,一個被稱為WEEP的基因,會使桃樹、李樹的枝條向下彎,也會造成阿拉伯芥的根系生長狀況改變。

研究發現,WEEP 基因參與細胞壁的合成,影響木聚醣(xylan)的甲基化與木質素(lignin)的合成,對植物結構的支撐產生影響。而2024年的研究發現,WEEP 基因透過調控 SMALL AUXIN-UP RNAs (SAURs) 的表現,進而影響植物細胞的延長,導致桃樹樹枝向下生長 ( 垂枝 ) 的現象。

通常SAURs 會在枝條下側表現較多,使枝條向上彎曲;但在垂枝 (weep) 的桃樹品系中,SAURs 反而在枝條上側表現較多,導致在枝條上側的細胞生長較快,使枝條向下彎曲。這種 SAURs 表現的差異,顯示了 WEEP 基因在調控生長素梯度,以及影響植物向地性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團隊也發現,WEEP 基因影響了 FASCICLIN-LIKE ARABINOGALACTAN-PROTEINS (FLAs) 的表現。FLAs 參與細胞壁的合成,在WEEP有功能的狀況下,FLAs會改變纖維素微纖維(cellulose microfibril)的角度,使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與纖維素含量提升,使枝條上側的張力提升。但是在 weep 突變株中,FLAs 在枝條下側表現較多,可能導致枝條向下生長。

除了影響枝條生長,WEEP 基因也調控側根 ( lateral root ) 的向地性。在 weep 突變株中,側根表現出更強的向地性,也就是說,側根會更垂直地向下生長。這種現象可能是由於 WEEP 基因影響了生長素的傳輸,導致 PIN3 蛋白 ( 影響生長素運輸的蛋白 ) 在細胞中的分布改變。

總結來說,WEEP 基因透過影響生長素的傳輸和分布,調控了植物枝條和根的向地性。在 weep 突變株中,生長素的梯度發生改變,導致枝條向下彎曲、側根更垂直向下生長的現象。

參考文獻:

Andrea R Kohler, Andrew Scheil, Joseph L Hill, Jeffrey R Allen, Jameel M Al-Haddad, Charity Z Goeckeritz, Lucia C Strader, Frank W Telewski, Courtney A Hollender, Defying gravity: WEEP promotes negative gravitropism in peach trees by establishing asymmetric auxin gradients, Plant Physiology, Volume 195, Issue 2, June 2024, Pages 1229–1255, 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e085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於蕃薯,你知道你吃的是什麼品種嗎?

蕃薯( Ipomoea batatas )從臺灣人的主食、轉變為副食、又轉變為飼料,最後在養生的風潮下,再度躍上餐桌,成為美食,可有人關心過,我們吃的蕃薯是什麼品種嗎? 圖片來源: 農委會 上面這張照片裡的蕃薯,中間的TN57與TN66,就是台農57號與台農66號,是臺灣最受歡迎的兩種蕃薯喔! 台農57號在1955年由嘉義農試分所將日治時代培育出的台農27號與南瑞苕種(Nancy hall)雜交育成。它黃皮黃肉,目前還是全臺灣產量最大的蕃薯。口感鬆軟,適合烤、煮食或製作薯條。主要產地在雲林、台南、高雄。適合在四~十月間種植。台農57號還曾經隨著農技團飄洋過海到史瓦濟蘭去,協助他們解決糧食問題呢! 至於台農66號呢,就是所謂的紅心蕃薯啦!台農66號是1975年也是由嘉義農試分所選出,1982年正式命名。它是目前栽植最普遍的食用紅肉番薯。在臺灣,幾乎全年皆可栽種,秋冬作五個月可收穫,春夏作四個月就可以收穫囉! 最右邊的台農73號,就是現在所謂的「芋仔蕃薯」啦!它是在1990年以台農62號(♂)x清水紫心(♀)雜交後,在2002年選拔出優良子代CYY90-C17,並於2007年正式命名。由於肉色為深紫色,所以得到「芋仔蕃薯」的暱稱。本品種富含cyanidin 及peonidin 等花青素,具抗氧化功用。 至於常吃的蕃薯葉,則是以桃園2號與台農71號為主,這兩種葉菜蕃薯都不用撕皮就可以直接煮來吃,而且莖葉不易倒伏,方便農民採收喔! 如果您愛吃的是蕃薯的加工食品,如蕃薯餅、蜜蕃薯、蕃薯酥,其實他們大多也是用台農57號與66號來加工的喔! 參考文獻: 蔡承豪、楊韻平。2004。臺灣蕃薯文化誌。貓頭鷹出版。 行政院農委會。 甘藷主題館 。

怎麼辦到的?變形藤(Boquila trifoliolata)模仿塑膠植物

  左:原來的葉片。右:模仿的葉片。圖片來源: 期刊 之前我們提到過一種奇妙的植物「變形藤」( Boquila trifoliolata ),它原產於南美洲智利中、南部與阿根廷。在2014年就被發現它 為了減少自己被吃 ,發展出奇妙的變形能力:爬到誰身上就長得像誰。 後來在2021年 發現 ,它不只是形狀學得像,連人家身上一大半的細菌都搬過來了。這就奇妙了。 為什麼「變形藤」能夠學得這麼像呢?是寄主植物釋放了揮發性化合物?還是寄主植物跟它進行了基因的交換?還是它真的能「看」? 研究團隊這次用了塑膠植物給它模仿。塑膠植物沒有基因、也不會釋放揮發性化合物,這樣就可以排除前兩個因素了。 結果「變形藤」還是學得維妙維肖,而且,一個月以後,它還學得更像。 難道它真的會「看」嗎?只能說這棵藤本植物真是太奇妙了。 參考文獻: White J, Yamashita F. Boquila trifoliolata mimics leaves of an artificial plastic host plant. Plant Signal Behav. 2022 Dec 31;17(1):1977530. doi: 10.1080/15592324.2021.1977530. Epub 2021 Sep 21. PMID: 34545774; PMCID: PMC8903786.

秘魯傳統與現代:如何耕作(tillage)影響了土壤下的微生物世界

  Chiwa (左)與  barbecho(右)。圖片來源:Sci. Rep. 以前的人認為耕作可以「把土翻鬆」對植物有益,但近年來的研究卻發現,耕作會干擾土壤聚合,所以有了所謂的「免耕耕作」(no-till farming)。但是收穫後都不翻土,任由雜草叢生,也會造成操作上的一些困擾。 或許有限度的翻土,讓操作方便,也不會太擾動土壤,是否比較可行呢?最近在秘魯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資訊。 研究團隊探討了秘魯安第斯山脈傳統種植馬鈴薯的耕作系統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他們比較了「chiwa」(最小耕作)和「barbecho」(全耕作)兩種傳統耕作系統對土壤細菌多樣性、均勻度、群落組成和功能的影響。 「Chiwa」是一種最小耕作系統(MTS),其中常用「chakitaklla」(圖)。這種前印加時期的工具用於腳來定位,由一根長0.8至2.5米的木頭和一根長75至300毫米的金屬條製成。在這種MTS中,「chakitaklla」被用於草地上,以穿孔處植入馬鈴薯種子,種子被埋在0.1至0.2米的深度,並用相同的土壤覆蓋。三到四週後,種植區域附近的土壤被翻轉或翻面,形成種子塊莖上的土堤。 相對的,「barbecho」則是使用類似犁的由牛來拉的工具,甚至會使用耕耘機。 研究團隊發現,這兩種耕作系統雖然共享許多代謝途徑,但在厭氧途徑和多樣性途徑上存在差異,顯示了土壤管理對維持健康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性。 他們發現,「chiwa」耕作系統,即最小耕作方法,顯示出比「barbecho」耕作系統,即全耕作方法,更高的微生物多樣性。這說明在較少干擾土壤的情況下,能夠支持更廣泛的微生物群落,這對土壤健康和生態系統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顯示「chiwa」耕作系統比「barbecho」耕作系統展現了更多的厭氧途徑。這意味著在較少干擾土壤的情況下,能夠促進特定微生物群落的發展,這些群落在厭氧條件下更為活躍。這一發現強調了傳統最小耕作方法在維持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和功能上的潛在優勢。 研究強調了利用微生物生物指標來評估耕作系統影響的潛力,這些發現為理解傳統耕作系統下秘魯農業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及其生態提供了新的見解。 論文中沒有提到哪一種耕作法馬鈴薯產量比較高,這是比較可惜的事。 參考文獻: García-Serquén, A.L., Chumbe-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