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吃過羅馬青花菜(Romanesco cauliflower)嗎?根據維基百科,其實它的英文應該是Romanesco broccoli,所以好像不能稱為cauliflower(花椰菜)。它們都發源於地中海區域,先出現的是青花菜,在羅馬帝國時期已有;花椰菜則是再過數百年才出現,可能是青花菜的白化種。不過,花椰菜是在花苞與花梗尚未分化之前就要採收,而青花菜則是等花蕾出現後才採收。下次到菜市場採購時,不妨仔細看看喔。
羅馬青花菜則是近年來才出現在台灣的新品系。不過,根據維基百科,羅馬青花菜可是從16世紀就有了。羅馬青花菜的形狀,是所謂的「碎形」(fractal)--「一個粗糙或零碎的幾何形狀,可以分成數個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體縮小後的形狀」(維基百科),但是這個奇妙的形狀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最近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研究發現,原來羅馬青花菜的碎形,是一連串奇妙的基因表現的結果。
來自法國的研究團隊發現,羅馬青花菜的花在發育一小段時間後,就停止發育轉變為葉芽;但接著這個葉芽又發育為花。然後花又停止發育轉變為葉芽,就這樣不斷地花-->葉芽-->花-->葉芽不斷地重複,造成它們產生我們可看到的結果:碎形。
但是,到底這個連鎖反應是怎麼發生的,研究團隊目前還沒有答案。
不管怎麼講,羅馬青花菜真的看起來很酷;只是不知道吃起來好吃嗎?
參考文獻:
Cauliflower fractal forms arise from perturbations of floral gene networks
BY EUGENIO AZPEITIA, GABRIELLE TICHTINSKY, MARIE LE MASSON, ANTONIO SERRANO-MISLATA, JÉRÉMY LUCAS, VERONICA GREGIS, CARLOS GIMENEZ, NATHANAËL PRUNET, ETIENNE FARCOT, MARTIN M. KATER, DESMOND BRADLEY, FRANCISCO MADUEÑO, CHRISTOPHE GODIN, FRANCOIS PARCY
SCIENCE09 JUL 2021 : 192-197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