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鈴蟲的幼蟲。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棉鈴蟲(Helicoverpa zea)是夜蛾科的生物,其幼蟲時期可在多種植物上攝食,是農作物的主要害蟲之一。
最近的研究發現,棉鈴蟲在啃咬植物的時候,其唾液中含有抑制植物防禦機制的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
一般植物被啃咬時會啟動防禦機制,包括釋放出具有揮發性的化合物來吸引天敵、啟動茉莉酸途徑等。但研究團隊發現,棉鈴蟲唾液中的葡萄糖氧化酶可使番茄的氣孔在五分鐘內關閉,並可持續48小時!這就阻礙了揮發性化合物的釋出。
更可怕的是,這個葡萄糖氧化酶還會抑制植物本身合成如(Z)-3-己烯醇((Z)‐3‐hexenol)、(Z)-茉莉酮((Z)‐jasmone)與(Z)-3-己烯基乙酸酯((Z)‐3‐hexenyl acetate)等重要防禦信號。
這也就難怪棉鈴蟲令人聞之色變了。查了一下資料,台灣好像沒有太多關於棉鈴蟲防治的資料,倒是大陸有很多。
參考文獻:
Po‐An Lin et. al., 2021. Silencing the alarm: an insect salivary enzyme closes plant stomata and inhibits volatile release. New Phytologist.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