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樹的果實。圖片來源:Wikipedia |
第一次聽到麵包樹的名字,是在小學的校園裡。當時老師說麵包樹雖然果實真的長得像麵包,但因為台北太冷了,原生於熱帶的它沒辦法在台北開花結果。
後來在花蓮當老師時,發現學校餐廳夏天有時會出現一種特別的蔬菜湯:裡面有黃色果肉、白色種子的「菜」。在地的同事告訴我,那叫做「巴吉魯」,也就是麵包樹的果實。
花蓮的夏天總是不缺「巴吉魯」,不只市場裡有賣、有些人家的院子裡就有麵包樹。在地的朋友說,成熟的果實削皮切塊加點小魚乾煮湯很好喝,長不大的果實(雄花花序)用來燃燒驅蚊,據說比蚊香還有效。
麵包樹是桑科波羅密屬的多年生大型喬木,花為單性花,雌雄同株;果實是由30-68朵雌花所形成的多花果。麵包果通常在採收後五天到一週內食用最好吃,如果冷藏可以保存二到三週。
目前的研究認為麵包樹源自大洋洲新幾內亞、馬來半島、與西密克羅尼西亞。台灣的麵包樹原生於蘭嶼。在蘭嶼,麵包樹稱為“chipogo”,達悟族人用於製作船首、船尾板、坐墊,及住屋用的宗柱、主屋之踏腳板與木笠、木盤等用具,而分泌的乳白色汁液具黏性,可以當作粘接劑。
達悟族較少食用麵包果,倒是台灣東部的阿美族與太魯閣族經常拿麵包果來吃;不過太平洋群島上最常見的吃法應該是將麵包果放在鋪了葉片的坑洞內發酵成可以放二、三年的「果醬」。由於太平洋群島夏季常有颱風,這些「果醬」對各地原住民們是颱風後很重要的緊急糧食。既然麵包樹這麼重要,「南島語族」(包括台灣的原住民)不論坐船到哪裡,總是帶著麵包樹的種子。所以,麵包樹在太平洋各群島上是常見的風景。
第一個看到麵包樹的歐洲人應該是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初的葡萄牙航海家佩得羅‧費爾南德斯‧德‧基羅斯。比他晚將近一百年的英國航海家威廉‧丹皮爾船長,他提到麵包樹的果實可以烤來吃。
到了十八世紀,麵包樹突然搖身一變成了「神奇糧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原來在1769年與庫克船長乘「奮進號」的英國植物學家班克斯爵士在大溪地看到了麵包樹,因為麵包樹的果實約有四分之一為澱粉、在熱帶地區又長得很好,使班克斯認為麵包樹可能是解決英國在牙買加殖民地奴隸營養問題的解答。於是在1787年,英國皇家科學院派遣邦迪號前往大溪地收集麵包樹帶到加勒比海群島種植。為了這個目的,船上還有一位隨船的植物學家大衛‧尼爾森。
原訂於8月16日出發的邦迪號,因為一連串的延遲,最後終於到了大溪地、收集了足夠數量的麵包樹以後,卻在因為船長布萊一路以來的高壓管理,在1789年4月回航途中,以克里斯蒂安為首的船員,決定發動叛變。
於是船長、尼爾森及其它17名船員被趕到一艘小船上,在海上漂流了三個月之後,終於到達帝汶島西部的葡萄牙屬地古邦。尼爾森在到達當地幾天後死於「發炎熱」;而參與叛變的船員們後來分成兩群,其中一群在1791年被軍艦潘朵拉號找到,帶回英國受審;另一群則躲在附近的皮特凱恩島,直到1814年才被兩艘英國戰艦發現,當時大部分船員(包括克里斯蒂安)都已經不在人世了。
叛變當時,收集到的麵包樹全部都被丟下海了;雖然後來布萊在1791-1793年再度出海到大溪地取得麵包樹,並將它們帶到牙買加;卻沒料到奴隸們一點也不愛麵包樹果實的味道,所以勞師動眾這麼多年,都只是一場空罷了!
到底麵包果是不是真的很營養呢?其實麵包果除了含有27%的碳水化合物之外,其它大部分是水,還有維生素C,並沒有特別營養;但人們似乎很容易就會認定一些外來的水果、蔬菜一定會有什麼神奇的療效,大概可以說是「遠來的和尚會念經」吧!
邦迪號叛變事件後來被改編為電影很多次;其中1962年的版本,還為了電影重新造了一艘邦迪號。電影殺青後,新邦迪號開始巡迴世界供人參觀,也提供想搭乘與駕駛帆船的人上船過過癮。在2012年10月29日,新邦迪號遇到了珊迪颶風,十六名船員不得不棄船。十四名船員生還,但船長羅賓‧沃爾布里奇與船員克勞婷‧克里斯蒂安卻不幸喪生。而克勞婷竟然是當年叛變首腦克里斯蒂安的曾曾曾曾曾孫女,大概也只能說「無巧不成書」了!
(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2018.4.3國語日報科學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