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菜豆。圖片來源:Wiki |
在台灣沒見過菜豆的人應該很少吧!不管在家裡或是自助餐,清炒菜豆都是很常見的蔬菜;剛炒好青翠的菜豆端上桌,光聞到香味就已經覺得嚐到那清甜的滋味了!但是同樣的菜豆,在國外卻成了像「燴飯」一樣的菜餚:美國南方的「紅豆飯」,就是以菜豆成熟的種子、米、洋蔥、培根(或是豬背、豬腳、鄉村臘腸)一起烹調而成;當時剛出國的我,對於美國人也吃飯覺得很新奇;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我自己不懂裝懂,以為「外國人」都是吃牛奶麵包跟麵條長大的!
在台灣也稱為敏豆的菜豆,是豆科菜豆屬的一年生植物。雖然在台灣與東亞都是在豆莢尚綠的時候收穫來當青菜吃,但在國外常常是等成熟後收穫乾豆,加在湯、飯裡食用。2016年乾豆產量最大的國家是緬甸,青豆(未成熟的豆莢)產量最大的則是中國。
雖然在台灣我們把菜豆當蔬菜,但是它其實是世界上重要的主食豆類之一。目前估計,全球有五億人依靠菜豆作為重要蛋白質的來源之一。因為菜豆這麼重要,科學家們已經在2014年定序了兩個不同品系菜豆的基因體,發現菜豆的基因體大約是人的六分之一;但是以基因數目來算的話,人的基因數目大約只有菜豆的三分之二。為了讓未來培育出的菜豆產量變得更好,科學家們在2016年又挑選了另一個抗病力較好的菜豆品系,再進行了一次定序,希望未來可以培育出抗病力更高的菜豆。
菜豆發源於中美洲,傳播到安地斯高原後,被兩地的人們發現而馴化。跟其它作物一樣,人類的選種讓菜豆的種子變大變軟、結莢數增加且成熟後豆莢不裂開、豆莢纖維變少、豆莢變肥厚等。另外,菜豆也從短日照成為對日照不敏感,於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種它、收穫它囉。
中美洲的馬雅人很快就發現,一塊土地如連續幾年種植玉米,產量就會下降;但若在下次種玉米之前先種菜豆,則玉米的產量不但不會下降,還會提高!這是因為豆科植物根部有根瘤,裡面住著共生的根瘤菌,可以幫忙植物固氮的關係。於是馬雅人開始在玉米田裡種菜豆,後來還加入南瓜,成為所謂馬雅人的「三姊妹」:南瓜的葉片可以覆蓋土壤、降低水分蒸發、抑制雜草的種子萌芽;菜豆可以固氮,一起讓馬雅人的主要作物—玉米—長得更好!
菜豆約於十六世紀傳入中國,台灣則可能是在二十世紀初(1905年)由日本引入、或是在十九世紀末由馬偕博士引入,早期是在第二期稻作結束後到明年第一期稻作之前種植(稱為「裡作」);近年社會進步,大家逐漸變得的少吃飯而多吃菜、肉,菜豆也越來越受歡迎。2016年台灣生產9,807公噸菜豆,第一名是屏東縣,超過三成;第二名是高雄市(超過兩成);第三名是彰化縣(一成五)。因為菜豆越來越受歡迎,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這幾年也積極進行育種,甚至還育成無筋絲品系「台中三號」!筋絲就是豆莢上那條要拉掉的粗筋,所以如果你買的是「台中三號」,只要洗乾淨切切就可以下鍋囉!
前面提到美國南方有名的「紅豆飯」,其實本來不是用菜豆的種子煮的。「紅豆飯」源自於非洲在新年才吃的hoppin' John。Hoppin’ John本來是以黑眼豆(豇豆的一種)、米、洋蔥、培根等肉類來製作,在黑人「被移民」到美國以後,想念家鄉味的他們改用美國的菜豆(稱為腰豆、芸豆)取代黑眼豆;因為腰豆的種皮是紅色的,所以就改稱為紅豆飯。由於紅豆飯煮起來方便、味道也不錯,南方的美國人逐漸接受了這道非洲來的料理,日積月累就成了南方的「傳統」了。在美國,星期一吃紅豆飯、星期五吃秋葵濃湯,是道地的南方吃法喔。我剛到紐奧良讀書時,很多外國食物都吃不慣,紅豆飯倒是很喜歡呢!已故的爵士樂手路易‧阿姆斯壯也最愛紅豆飯,他連寫信的結尾都會寫「你的紅豆飯」喔。
我們總以為菜豆只是蔬菜,其實在國外卻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甚至還曾經替代豇豆,撫慰了離鄉背井的人的鄉愁。所以,可別小看桌上那一小盤菜豆唷!
(本文經編輯後刊登於2018.3.20國語日報科學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