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提到鎘米,大家應該都不會忘記發生在2001年的鎘米事件吧!2001年6月,農委會在一次例行農作物污染檢測時,發現彰化和美與雲林虎尾四件稻米受到鎘污染。 2001年9月5日,雲林縣地檢署前往臺灣色料廠採樣化驗,結果發現該廠廢水排放口渠道底泥中鎘含量高達177mg/kg,而雲林區底泥平均鎘含量為0.27mg/kg。 2001年11月陸續發現附近農田遭鎘污染,附近居民約有1/3尿液異常。
我們攝取含有鎘(元素符號Cd)的食物(如鎘米)後,鎘會與酶分子中的巰基(-SH)結合,置換出鋅等金屬正離子,影響抗氧化酶等的酶活性,導致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另外鎘也會與鈣競爭離子通道位點,以及鈣相關的細胞信號轉導系統,干擾細胞代謝;鎘還會導致腎小管損害,可引起鈣、磷重吸收減少,再加上維生素D活化障礙,最終導致骨質疏鬆,也就是所謂的「痛痛病」。因此,必須嚴格監測環境與食物中的鎘含量。
稻米(Oryza sativa)被種植在遭到鎘污染的土壤後,會吸收鎘並將之累積於果實(稻米)中。當然土壤最好是不要遭到鎘污染,但稻米已被發現會選擇性的吸收並累積鎘,所以,是否能培育出不會累積鎘的水稻品系呢?
最近的研究,以兩個不同品系的水稻雜交,找到了與鎘累積相關的數量性狀基因座(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CF1。在水稻中,CF1與金屬運輸蛋白OsYSL2位於同一位置,但測試的結果發現OsYSL2不能與鎘結合。在水稻中,OsYSL2的功能是將鐵由跟往莖葉傳送。高量表現OsYSL2可以提升水稻吸收鐵離子的能力,間接抑制根部的鎘吸收基因 OsNramp5的表現,使鎘的吸收受到抑制。
分析不同品系的水稻後發現,來自於TQ品系的CF1基因座可以提升水稻對鐵的吸收能力,抑制對鎘的吸收;相對的,另一品系02428的CF1基因座就不會有這樣的效果。在水稻中主要的CF1基因座是屬於02428,因此研究團隊認為,若能將水稻的CF1基因座改為TQ品系的序列,應該可以降低水稻吸收鎘的傾向,降低稻米中的含鎘量。
參考文獻:
Li, L., Mao, D., Sun, L., Wang, R., Tan, L., Zhu, Y., Huang, H., Peng, C., Zhao, Y., Wang, J., Huang, D. and Chen, C. (2022), CF1 reduces grain-Cd levels in rice (Oryza sativa). Plant J. Accepted Author Manuscript. https://doi.org/10.1111/tpj.15736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