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子的花。圖片來源:Wiki |
生活中的稻米
曾經是我們的唯一主食,現在也還是我們的主食之一的稻米,不管是稀飯、乾飯、蘿蔔糕、端午節的粽子,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 聽過「蓬萊米」、「在來米」與「糯米」嗎?是否曾想過,到底它們有什麼不同呢?
除了米粒的形狀以外,蓬萊米(稉稻)、在來米(秈稻)與糯米最大不同的地方,是它們支鏈澱粉的含量。澱粉分為直鏈澱粉與支鏈澱粉,支鏈澱粉因為有分支,使它能跟更多的水分結合,讓煮好的飯產生軟黏的口感;所以米裡面的支鏈澱粉越多,飯就越黏。在來米只有不到八成的支鏈澱粉,而糯米有超過九成五都是支鏈澱粉;因此在來米煮成的飯乾乾鬆鬆的,適合用來製作米粉、河粉、碗粿、蘿蔔糕、米苔目等食物;而糯米煮成的飯很黏,適合用來製作八寶粥、粽子、油飯、湯圓、麻糬等點心。至於我們常吃的蓬萊米,所含的支鏈澱粉介於在來米與糯米之間,所以煮成的飯軟黏度適中,好好吃喔!不過,因為直鏈澱粉只要一個酵素就可以分解,而支鏈澱粉卻需要兩個酵素,所以糯米的確是不好消化,不要吃太多喔!
在台灣,目前種植最多的是蓬萊米,佔93%以上;蓬萊米裡面最受歡迎的品系則有臺稉9號、臺農71號(益全香米)、高雄139號、高雄145號、臺稉16號;種植最多的是台南11號。而全台灣產最多稻米的地區是雲林縣、彰化縣與嘉義縣。
稻米如何進入歷史
水稻是亞熱帶、熱帶作物,過去認為中國大陸的南方大約在六、七千年前開始種稻,不過最近在長江下游的虎溪地區,發現了古代種植水稻的遺跡,顯示中國的水稻栽培可能在九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了。過去科學家們一直都無法確定稉稻與秈稻究竟是不是有共同的祖先,不過因為這次在虎溪地區發現的可能是稉稻,也進一步支持稉稻與秈稻應該有不同祖先的說法。
雖然中國在九千年前就已經開始種水稻,但是直到漢朝,吃大米都還是貴族的特權;三國以後北方才開始種稻,南方開始有類似現在的「魚稻共生」的技術出現。
台灣最早開始種稻是五千年前台南的大坌坑文化,當時種的是旱稻喔!十七世紀荷蘭人帶來了秈稻與水牛,而清朝來台灣的閩粵移民,除了帶來耕作灌溉技術以外,也從家鄉帶了更多不同品系的秈稻。
到了日治時期,因為日本人吃不慣秈稻,便由日本引進稉稻,並由磯永吉先生與末永仁先生進行育種。他們把日本水稻「龜治」與「神力」雜交,於1929年培育出適合台灣氣候條件的新種稻米「台中65號」,由當時的台灣總督命名為「蓬萊米」,意思是「來自蓬萊仙島的米」;同時也將台灣原有的秈稻稱為「在來米」,也就是「本地米」。而本來吃慣秈稻的台灣人,因為受到日本人的影響,也從此就愛上了蓬萊米啦!
(本文於編輯後刊載於2016.10.4國語日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