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入侵日本。圖片來源:Wikipedia |
十三世紀初(1236年),拔都率領由各系宗王居長者所組成的軍隊(被稱為「長子西征」),大破欽察人、伏爾加保加利亞、基輔羅斯、加利西亞、摩爾達維亞、立陶宛大公國、孛烈兒(波蘭王國)、匈牙利王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波西米亞與捷克、摩拉維亞與斯洛伐克、拉什卡、威尼斯共和國等國,先後擊敗波蘭西里西亞公爵亨利二世所率領的日耳曼-波蘭聯軍(包含了神聖羅馬帝國、波蘭、波西米亞)以及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所率領的匈牙利軍,席捲東歐與中歐,使基輔、布達佩斯等三十個城鎮遭受摧毀與屠殺。這段歷史,被後來的人稱為「黃禍」。
但是,就在蒙古軍企圖繼續進軍威尼斯共和國的達爾馬提亞的時候,忽然率軍東歸,再也沒有入侵過歐洲。究竟為什麼拔都忽然放棄入侵歐洲呢?
有人說,是因為窩闊台大汗死了,拔都要回去奔喪;而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在他的「歷史上的大暖化」裡面,則認為是因為蒙古的乾草原下雨了,雨水使得乾草原上的青草變得茂盛而豐美,於是使他打消了西征的念頭。
當然,牽涉到數萬大軍的長程跋涉,絕不會只因為單一原因就被打消;或許窩闊台大汗的死讓拔都趕著回家捍衛自己的權利,畢竟拔都是朮赤的兒子,而朮赤並不是成吉思汗親生,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在大汗駕崩時,趕回去在庫里爾台(宗室大會)上捍衛自己一支的權利是正常的。回家後,乾草原下雨了,豐美的青草長出來,於是大家都不想動,這也是可能的。是否還有其他的原因呢?
最近的研究報告發現,1242年歐洲匈牙利草原的冬天,或許也把拔都跟他的軍隊們給推回去。研究團隊研究那個時期樹木的年輪發現,1242年的冬天不但冷,而且下了非常多雨。
由於匈牙利草原容易淹水,那麼多雨的氣候下,草原會淹水的可能性很高。蒙古騎兵在淹水的草原上行軍必定大大不易,此時窩闊台大汗的死訊傳來,正好回家休息一下,等帶來春的好天氣。沒想到回家後,家鄉的草原因為下雨而變得適合放牧,不再需要四出征戰牧馬,於是戰事就此平息。再過幾年(1255年),撒因汗(拔都的綽號)駕崩,其他宗室諸王沒有人的軍事才能及於他,蒙古便不再「造訪」歐洲了。
乾燥的天候使得乾草原縮小,也成就了成吉思汗,使得宋朝滅亡;當濕潤的天氣再次回到乾草原時,雖然可能讓匈牙利草原淹水,卻也拯救了歐洲。真也只能說「天有不測風雲」了!
參考文獻:
Ulf Büntgen & Nicola Di Cosmo.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the Mongol withdrawal from Hungary in 1242 CE. Scientific Report. 6, Article number: 25606 (2016) doi:10.1038/srep25606
布萊恩‧費根。2008。歷史上的大暖化。野人。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