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取自網路 |
今天早上看到可憐的鳳梨又被黑了...或者說,種鳳梨的農夫又被黑了!
鳳梨會咬舌是因為生長過程中噴了生長素?
關於植物的生長素是什麼,請參考一下「吃到含植物生長激素的水果會性早熟?」這篇文章。
至於為什麼吃鳳梨會「咬舌」,是因為鳳梨含有鳳梨蛋白酶(Bromelain)。
鳳梨蛋白酶有兩種,一種存在於莖裡面(EC3.4.22.32),另一種存在於果實中(EC3.4.22.33)。果實裡面的鳳梨蛋白酶,在1891年時就由委內瑞拉的化學家Vicente Marcano從發酵的鳳梨果實中分離出來了。它可能是第一個由植物分離出來的蛋白質分解酵素。
鳳梨蛋白酶可以用來軟化肉質,跟木瓜酵素(papain)一樣好用。我們吃了鳳梨以後,會覺得舌頭刺刺痛痛的,是因為鳳梨蛋白酶(鳳梨酵素)在分解你舌頭細胞的蛋白質。因為鳳梨蛋白酶的作用溫度是攝氏35-45度,所以我們口腔裡的溫度剛剛好適合。因此,當你在吃它的時候,它也在吃你(XD)。
至於生長素是否會造成底部(蒂頭)變大?當然不會!蒂頭(也就是俗稱的鳳梨心)的大小,只有跟鳳梨的品系(品種)有關,跟鳳梨是否噴了生長素無關。以前大家喜歡挑蒂頭小的鳳梨,是因為心比較小才可以吃多一點果肉。不過,現在很多鳳梨的心也都可以吃了。把心的大小跟鳳梨是否噴了生長素連在一起,鳳梨真的好冤枉啊!
話說回來,鳳梨蛋白酶其實在莖裡面的含量更高,所以在市面上販售的軟肉精,裡面如果用的是鳳梨蛋白酶,通常都是在鳳梨採收後再取莖去榨汁純化的。鳳梨蛋白酶除了可以用來做軟肉精以外,還可以用來清創(debridement)--清除掉死亡、腐爛的組織,讓新的組織可以長出來。
另外一個常用的軟肉精是木瓜酵素。但是為什麼木瓜不會咬舌呢?原來成熟的木瓜裡面已經沒有木瓜酵素了!木瓜酵素是由未成熟的木瓜果的乳膠(latex)乾燥後提煉出來的。
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這麼喜歡造鳳梨的謠呢?想到當年英國國王查爾斯二世為了要在歐洲吃到鳳梨,還要大費周章地蓋起歷史上的第一個暖房,我們現在不用暖房就可以吃到鳳梨,卻不斷的有人在告訴我們「鳳梨很危險」...唉!
兩位鳳梨農網友補充:
★果梗(蒂頭)的問題:鳳梨果梗的大小,跟本身植株健壯有關,越健壯的植株果梗就會越粗大!另外果農為了防裂梗,會在紅喉期澆灌硼砂水溶液時加入奈乙酸鈉(一般農民最多會加4公克在500公升水中),這也會使果梗粗大。
★使用激素的問題:目前國內種植的鳳梨品種,大多都是改良品種~目前以台農17號金鑽鳳梨為主!新改良的品種幾乎都不能使用植物生長激素〈使用了生長激素鳳梨果實容易壞掉〉。
★鳳梨會割嘴的原因:
1.鳳梨皮沒削乾淨,外頭買鳳梨很貴...所以果皮都會削薄薄的~果肉上留下圓圓黑黑花腔部位,那很銳利!容易傷害口腔和腸胃~
2.跟鳳梨酵素過敏體質者就少吃吧!如果硬是要吃...請把鳳梨煮過,利用高溫破壞鳳梨酵素就可以了~(筆者補充:加熱的確可以殺死鳳梨蛋白酶,但是在攝氏50度加熱一小時後,還是有83%的鳳梨蛋白酶有活性!但是有些怕熱的維生素就損失了!所以要不要加熱就看自己了)
參考資料:
Wikipedia. Bromelain, Papain.
The Merck Index. 13th edition. Bromelain.
黃俊儒等。新時代判讀力。方寸文創。
比爾‧勞斯。改變歷史的50種植物。積木文化。
至於為什麼吃鳳梨會「咬舌」,是因為鳳梨含有鳳梨蛋白酶(Bromelain)。
鳳梨蛋白酶有兩種,一種存在於莖裡面(EC3.4.22.32),另一種存在於果實中(EC3.4.22.33)。果實裡面的鳳梨蛋白酶,在1891年時就由委內瑞拉的化學家Vicente Marcano從發酵的鳳梨果實中分離出來了。它可能是第一個由植物分離出來的蛋白質分解酵素。
鳳梨蛋白酶可以用來軟化肉質,跟木瓜酵素(papain)一樣好用。我們吃了鳳梨以後,會覺得舌頭刺刺痛痛的,是因為鳳梨蛋白酶(鳳梨酵素)在分解你舌頭細胞的蛋白質。因為鳳梨蛋白酶的作用溫度是攝氏35-45度,所以我們口腔裡的溫度剛剛好適合。因此,當你在吃它的時候,它也在吃你(XD)。
至於生長素是否會造成底部(蒂頭)變大?當然不會!蒂頭(也就是俗稱的鳳梨心)的大小,只有跟鳳梨的品系(品種)有關,跟鳳梨是否噴了生長素無關。以前大家喜歡挑蒂頭小的鳳梨,是因為心比較小才可以吃多一點果肉。不過,現在很多鳳梨的心也都可以吃了。把心的大小跟鳳梨是否噴了生長素連在一起,鳳梨真的好冤枉啊!
話說回來,鳳梨蛋白酶其實在莖裡面的含量更高,所以在市面上販售的軟肉精,裡面如果用的是鳳梨蛋白酶,通常都是在鳳梨採收後再取莖去榨汁純化的。鳳梨蛋白酶除了可以用來做軟肉精以外,還可以用來清創(debridement)--清除掉死亡、腐爛的組織,讓新的組織可以長出來。
另外一個常用的軟肉精是木瓜酵素。但是為什麼木瓜不會咬舌呢?原來成熟的木瓜裡面已經沒有木瓜酵素了!木瓜酵素是由未成熟的木瓜果的乳膠(latex)乾燥後提煉出來的。
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這麼喜歡造鳳梨的謠呢?想到當年英國國王查爾斯二世為了要在歐洲吃到鳳梨,還要大費周章地蓋起歷史上的第一個暖房,我們現在不用暖房就可以吃到鳳梨,卻不斷的有人在告訴我們「鳳梨很危險」...唉!
兩位鳳梨農網友補充:
★果梗(蒂頭)的問題:鳳梨果梗的大小,跟本身植株健壯有關,越健壯的植株果梗就會越粗大!另外果農為了防裂梗,會在紅喉期澆灌硼砂水溶液時加入奈乙酸鈉(一般農民最多會加4公克在500公升水中),這也會使果梗粗大。
★使用激素的問題:目前國內種植的鳳梨品種,大多都是改良品種~目前以台農17號金鑽鳳梨為主!新改良的品種幾乎都不能使用植物生長激素〈使用了生長激素鳳梨果實容易壞掉〉。
★鳳梨會割嘴的原因:
1.鳳梨皮沒削乾淨,外頭買鳳梨很貴...所以果皮都會削薄薄的~果肉上留下圓圓黑黑花腔部位,那很銳利!容易傷害口腔和腸胃~
2.跟鳳梨酵素過敏體質者就少吃吧!如果硬是要吃...請把鳳梨煮過,利用高溫破壞鳳梨酵素就可以了~(筆者補充:加熱的確可以殺死鳳梨蛋白酶,但是在攝氏50度加熱一小時後,還是有83%的鳳梨蛋白酶有活性!但是有些怕熱的維生素就損失了!所以要不要加熱就看自己了)
參考資料:
Wikipedia. Bromelain, Papain.
The Merck Index. 13th edition. Bromelain.
黃俊儒等。新時代判讀力。方寸文創。
比爾‧勞斯。改變歷史的50種植物。積木文化。
感謝 老葉
回覆刪除感謝為農民平反,謝謝。
回覆刪除可以借分享嗎?
可以呀,請分享不要客氣。
刪除太多農民被傷害……
回覆刪除借分享~感恩
OK,歡迎分享。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