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4的文章

輝鳳頭鸚鵡也愛吃點好的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與固氮菌共生的植物,不只是能夠讓自己的花變得更美麗,也能讓果實變得更好吃喔! 最近澳洲的研究發現,輝鳳頭鸚鵡會挑選果實吃!牠們挑什麼吃呢? 看文章

植物的「胱天蛋白酶」(metacaspases)影響種子保存

  圖片來源: 期刊 動物的胱天蛋白酶(caspase)與細胞凋亡有關,植物也有類似的酵素。但是植物的胱天蛋白酶的功能不大一樣喔! 看文章

討厭雜交的大芻草(teosinte)

  上:大芻草的果實。下:現代玉米的果實。 中:大芻草與現代玉米混種的果實。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身為玉米祖先的大芻草,竟然帶有奇妙的基因讓它與其它物種雜交的後代,會出現繁殖問題! 什麼問題呢? 看文章

馴化(domestication)之消失的基因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馴化對植物造成很多影響,但是有一個影響是:有些基因就這樣不見了! 這個現象普遍嗎?消失的基因多嗎? 看文章

植物的角質(cutin)大大重要!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植物的細胞表面有角質,幫植物防水,有些植物的角質很厚,會讓葉子看起來油亮亮的。 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角質的防水功能,不只是防水,還影響到傳宗接代! 看文章

尋找「一箭雙雕」的M基因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植物從登陸以來,就一直與微生物密切合作。植物分泌化學物質吸引相關微生物,而微生物提供植物需要的物質。 但是,育種讓植物的生理改變,也影響到了微生物,這使得植物需要更多的養分、也更容易被病菌入侵。 最近有研究團隊提出,透過育種,讓植物不僅可以兼顧產量,也可以召喚那些微生物老伙伴回來;讓植物需要少一點肥料、多一點抗性,豈不美哉? 看文章

植物的導管(xylem)如何形成?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維管束對植物很重要。最近有研究團隊,想了解植物的導管如何形成,於是就用了一個很特別的方法! 看文章

當植物登上陸地以後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植物大約在4.7-4.5億年間登陸,水裡與陸地的環境大不同,登陸的植物,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呢? 科學家研究了37種植物,分別是藍綠菌、綠藻、輪藻、鞘藻、苔蘚、維管束植物,發現植物為了適應陸地的生活,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也走了一些捷徑喔! 看文章

培育出無籽葡萄真的不容易

  蘇丹娜葡萄。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大家都愛吃無籽葡萄,但是到底是什麼基因突變造成無籽的性狀呢? 最近的研究發現:不好說! 所以,當初的無籽品系「蘇丹娜」真的是太厲害啦! 看文章

玫瑰為何多刺?請茄子給答案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美麗的玫瑰卻多刺,這真的是很遺憾的一件事。 要培育無刺的玫瑰,可以先了解與刺相關的基因有哪些。最近,有研究團隊借鏡茄子,研究了植物的刺的形成機制! 看文章

基因體越大越容易絕種...嗎?

  圖片來源: Nature 體型大的生物不一定基因體就大。像上圖這種植物,它的基因體是目前所知最大的,但是它的體型很小。 不過,最近有科學家提出:基因體大的生物可能比較容易絕種!真的嗎? 看文章

殊途同歸:水稻一樣看得到紫外光,但是處理的方式不太一樣

  圖片來源: 期刊 因為不容易區分受傷與照光,植物對紫外光的反應一直都不是很清楚。透過使用阿拉伯芥的紫外光受器的基因資料,研究團隊找到了水稻的紫外光受器。 不過,單子葉植物對紫外光的反應與雙子葉植物(阿拉伯芥),還是有一些不同的! 看文章

氣孔如何影響植物生長?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植物需要氣孔來吸收二氧化碳,但是植物也會從氣孔喪失寶貴的水分。到底氣孔多一點還是少一點比較好呢?最近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 看文章

為什麼插枝的時候,根總是從切斷處附近長出來?

  圖片來源: 期刊 雖然不建議,但是插枝後一段時間,若將枝條拔起,就會看到根從切斷處的附近長出來;是否曾想過,為何更遠的地方不會長根呢?最近的研究發現,原來是因為... 看文章

為什麼古人說「穀田必須歲易」?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古代中國的農業百科全書《齊民要術》裡面提到「穀田必須歲易」,就是說不能連著幾年都種小米,要換種其他的東西。為什麼呢?雖然書裡面也說,如果這樣就會「莠多而收薄矣」。 最近的研究,證明了古人的觀察是有道理的喔! 看文章

小小網紋草有大秘密

  網紋草。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網紋草有白有紅(前陣子好像還看到粉紅的),是很受歡迎的盆栽小品。 但是,網紋草有個大秘密喔! 看文章

玫瑰為何芳香?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玫瑰的香氣,來自於萜烯類化合物;最近針對玫瑰進行的基因研究發現,原來玫瑰把與合成萜烯類化合物的關鍵基因給擴張了,所以才能合成那麼多喔! 看文章

發現葉綠體發育關鍵基因

  圖片取自期刊 對植物來說,葉綠體能不能正常發育非常重要! 過去已經找到GLK基因,最近又找到新的基因! 看文章

吉貝素(GA)對根瘤形成也很重要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過去的研究知道,細胞分裂素會抑制根瘤的形成; 有沒有其他賀爾蒙會影響根瘤的形成呢?有的! 最近的研究發現,吉貝素也很重要! 看文章

給牛吃海藻可以減少甲烷排放...嗎?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之前曾經介紹過, 給牛吃海藻 可以減少牛的甲烷排放。 最近有另外一個研究團隊也給牛吃一樣的海藻,但是結果不太一樣! 看文章

肥豬又肥狗的水稻APIP6基因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研究抵抗水稻稻瘟病(稻熱病)的基因 APIP6 ,卻意外發現這個基因竟然還影響開花時間! 做研究,有時就是會碰上這麼奇妙的事! 看文章

豆科植物的奇妙根週期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很久以前就有科學家發現,豆科植物的根瘤不是均勻分布在根上的,而是有間隔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最近的研究發現,原來植物有所謂的「根週期」! 看文章

聰明玉米可以自行調整葉片角度!

  圖片取自《 自然 》期刊 植物的葉子如果不能照到充足的陽光,就會影響它的產量。 如果有植物可以依照葉片位置調整角度,不知道有多好呢? 最近的研究發現了這樣的植物! 看文章

植物的「抗旱飲料」

  圖片取自 期刊 一個 2022年的研究 發現,給植物喝酒精水溶液,可以提升植物的抗旱能力。 相同的研究團隊再度出擊,這次他們有了更多也更深入的發現! 看文章

尋找植物的「活動企劃師」

  圖片來源 《自然》期刊 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對基因表現非常重要,而轉錄因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應該就是它的活化區域。可是,即使目前已經累積了那麼多資訊,要找到活化區域仍然不容易。 但是,有科學家想到了一個新主意,可以更容易找到活化區域喔! 看文章

Hibbertia屬為何要改名呢?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最近植物學界,通過了要把 Hibbertia 這一屬的植物改名。這一改,就牽涉到大約四百種植物。另外還有218種種小名為caffra的植物也要改名。為什麼呢? 看文章

大麻素(CBG)參戰!抗焦慮、改善記憶,可用大麻素?

  大麻。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大麻原本是纖維作物,卻因為致幻作用而發展出另一種用途,又因為致幻而被列為毒品。 近年來,大麻的許多成分被發現可用於治療疾病;最近的新發現則是大麻素。 看文章

農業行為如何影響在地植物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看過《槍砲、病菌與鋼鐵》的人,應該對歐洲人到美洲,卻帶來了傳染病,讓美洲原住民死了十之八九印象深刻吧! 那麼,歐洲人把他們的農作物帶到美洲,對美洲原本的植物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看文章

新材料阿棉可否幫助廣大女性?

  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其實褐藻不是植物喔。 不過,最近的研究發現,褐藻的萃取物可以用來製作衛生棉,這樣的衛生棉不會有滲漏的問題。 非常期待~ 看文章

水果攤上的綠色佛陀:西瓜的前世今生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夏天吃西瓜最好了! 但是,發源於非洲的西瓜,它的祖先到底是誰呢? 看文章

感恩的心有助於戒煙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自從發現吸煙會導致肺癌等疾病,各國都想辦法要癮君子戒煙。最常用的就是提醒你:吸煙會得肺癌、會死喔!但是,有用嗎? 最近有個有趣的研究,發現感恩的心對戒煙更有幫助喔! 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