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從地方品系到免疫體:WTK3 與 WTN1 的小麥抗病雙人組

  大麥的白粉病。 CC BY 3.0 us ,  白粉病(powdery mildew),是小麥的老冤家。由一種專門攻擊小麥的真菌引起,不只會讓葉片長滿白色粉末、影響光合作用,還會讓產量大幅下滑。更麻煩的是,這傢伙演化超快,很多抗病基因沒幾年就被破解了。 要如何培育出抗白粉病的小麥呢?最近中國的科學家,從陝西的地方品系中發現了答案! 看文章
最近的文章

森林與扶貧可以雙贏嗎?

  By TheSimkin (talk · contribs) - Own work by the original uploaderTransferred from en.wikipedia to Commons by Siebrand., Public Domain,  在全球有超過16億人生活在森林邊緣,他們依賴森林取得柴火、食物、建材與收入。但森林資源若過度使用,往往引發惡性循環:越貧困的人越依賴森林,但是也破壞森林;而森林被破壞得越嚴重,他們就越無法脫貧。如何同時兼顧「生計」與「保育」?最近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值得思索的點。 看文章

【農業資訊】世界稻米資訊

  圖片作者:老葉 跟全世界比起來,台灣稻米的生產狀況如何? 在這篇文章裡,我使用了農糧署的資料。我用百分位數來呈現,因為我覺得講第幾名其實意義不大。 看文章

【農業資訊】大豆

大豆歷年種植與收穫面積差異。資料來源:農業部  大豆(黃豆)其實臺灣種得並不多,但是因為上課需要,我也去整理了一下。 臺灣的大豆產量曾經一度掉到超級低(2000-2010),最近這幾年又起死回生。 然後,臺灣大豆產量最大的地區是雲林,其次居然是花蓮! 有趣的是,產量最大的生產效率並不高喔...另外還有更讓我不解的地方呢! 看文章

雷公的點心?這種熱帶樹被雷劈越劈越旺!

  圖片作者:ChatGPT 你可能聽過台灣老人罵不孝子是「雷公的點心」,暗示這種人會被雷劈。但你知道嗎?在熱帶雨林裡,真的有某些樹專門當雷公的點心,而且劈得越多,活得越好! 最新研究發現,在中美洲巴拿馬的熱帶雨林中,有種叫做油豆樹的大樹,不但不怕雷劈,還越劈越旺! 看文章

植物的「感應貼片」?微針感測器助攻植物逆境反應研究

  圖片作者:ChatGPT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見到微針技術應用於醫學檢測。 最近,科學家們更進一步,把微針技術應用到植物身上,幫助我們「即時讀心」植物在面對壓力時的反應! 這種方法不需要傷害植物,還可以動態監控植物的狀況喔!超酷的! 看文章

【農業資訊】稻米

  台灣水稻種植面積與產量。圖片作者:老葉 水稻( Oryza sativa )是我們的主食之一,而且在二戰以前,幾乎可以說是唯一的主食。 台灣人本來是吃秈稻(在來米)的,因為日本的影響,讓台灣人開始種稉稻(蓬萊米)! 要不要猜一下,台灣最大的稻米產地在哪裡呢? 看文章